查看原文
其他

批量生产的影视解说短视频,是一门好生意吗?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2-11-20

第3646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电影解说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所有的女主人公都叫小美,所有的男主人公都叫小帅,也许你看了100个电影解说,你仍然不会知道男女主人公在剧中的真实姓名。看完这些解说对于电影情节确实有所了解,但是却没有留下深刻的观影体验。抖音上这些每两周换一批的爆火刷屏顶流剧,几乎都逃不过“爽后即抛”的命运。不管津津有味地刷了多少遍,不出三天,就会像宿醉后一样,彻底陷入断片。这种电影解说有它们的名字:电子榨菜。它就是像榨菜一样,适合碎片时间就着外卖,架好手机狂炫的下饭典中典。现如今,影视解说已经悄然变成一套掌握了流量密码的生意。



作者 | 张瑜(文化产业评论作者、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听到这首动感而又熟悉的BGM,你的脑子里是不是已经不由自主地开始自动循环:



“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帅,这个女人叫小美……”


△抖音影视解说


现如今,影视解说的宇宙,早已集动作、爱情、惊悚、恋母、抗日、虐恋、警匪、特工、杂耍、暴力、主旋律等多元主题于一体,形成了一条高度成熟的生产线,在各大长、短视频媒体平台,都很难逃过它们的“洗脑”。


影视解说短视频的流量密码

X分钟带你看完


2015年,短视频博主谷阿莫凭借“X分钟带你看完电影”系列爆红网络,高度凝练的故事剧情搭配极具辨识度的口音,席卷了网络视频平台,也促使了这类影视解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当下不少人的下饭视频。可以说,影视解说类短视频的产生满足了互联网用户碎片化时间的娱乐需求。


△谷阿莫的影视解说作品

影视解说类视频帮助用户快速筛选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影视作品。毕竟比起一部电影动辄两个小时、一部电视剧动辄50集起步,影视解说类视频的时长则友好得多——长视频基本控制在10分钟左右,抖音短视频平台更控制在单条1-5分钟左右,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概括重要剧情和高光时刻。面对纷繁的影视作品市场,用户可以通过最精简的影视解说视频来丰富娱乐生活,也降低试错成本,节约观看时间。


并且,当下爆火的影视剧本身就是一种社交话题。这些影视解说视频帮助用户更快地积累社交谈资,随时追赶影视剧热潮。从热播影视剧的播出,到影视解说类视频的推出,最快只需要一两天,每个内容制作者夜以继日地“肝”视频,追赶热点,遇上极具话题讨论度、争议度的影视解说,还会被戏称为“影评区经典团建活动”。


男女主人公永远是小帅和小美?


小帅、小美、大山、大壮、小白、金发妹、眼镜哥、胡子哥、翠花、卡米拉、福伯乐……如果你曾与他们不期而遇过,说明一定是没少看影视解说视频。管他Allen, Andrew还是Antony,管他影帝还是影后,只要在影视解说的宇宙,都会失去自己名字。甚至由于“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帅”句式的过于泛滥,在抖音已经拥有了专属话题和背景音乐。


△喜剧作品《时间都去哪儿了》中讽刺了影视解说主角撞名现象


影视解说的基本规律是,叫小帅的就是男主人公,叫小美的就是女主人公,叫福伯乐的就是警察(取首字母FBL),叫丧彪的就是反派(早期香港影视剧反派角色)。其余重要的角色可以用外貌特征来命名,如胡子男、眼镜女、大壮、小瘦;也有用角色特征来命名,如备胎男、狡诈女等,不重要的角色称呼为路人甲,这些简单粗暴的命名方式,甚至直接将剧透体现在名字上,根本目的都是一个:让观众用最快的方式记住。


为了更快的进入情节,人物的命名方式与人物角色身份相关,帮助观众识别主/次要人物,识别正/反派。毕竟电影有两个小时帮助观众慢慢记住人物姓名,了解人物性格,而短视频则必须直截了当,尤其是相对拗口的外国人名,用特征式的人物命名方式,更容易观众带入一个更加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


“注意看!”


随着小帅、小美等名字一同出圈的,还有影视解说视频开头的那句“注意看——”,配上一个离奇的事件情节,比如“注意看,这个男人获得超能力”“注意看,这个女人刚刚继承了闺蜜的遗产,足足有700亿”,总是能在用户机械性滑动刷短视屏的过程中成功引起了注意,这招就像新闻媒体中的“标题党”,在第一秒抓人眼球。


△影视解说片段


为了获得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注意力效果,影视解说视频特别青睐犯罪悬疑主题的电影,由于情节烧脑、反转多、爽点足被认为是影视解说的网红爆款。跌宕起伏的故事、惊险刺激的情节、光怪陆离的影视想象赋予了影视解说一种魅力,而这些极具张力的故事情节正契合了短视频时代抓取观众注意力的需求。


影视解说短视频的产业逻辑

产量,为了流量


随着短视频平台影视解说的“套路”逐渐成熟,影视解说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产业,从多样化的内容生产变成规模化的工业生产。一方面,内容文案+自动生产的AI配音+专属BGM的影视解说的投入成本极低,可复制性强;另一方面,头部坐拥千万级粉丝的博主的存在证明了这个行业受众广泛,能够获得不错的流量效果。


有相关人员指出,电影解说行业的从业人员人数已经超过百万,某电影解说MCN旗下全网账号数量坐拥一万八千个账号,总粉丝数量接近十亿。这样工业化批量生产带来了内容生产的标准化,影视解说区头部博主“毒舌电影”曾经分享过他们在文案内容上的基本套路:


◆开篇30秒一定要有一个悬念,或者一个兴奋点;

◆中间过程,要控制剧情转折,切忌线索过多,切忌原地踏步,然后在完结点又埋下另一个悬念;

◆结尾,如果可以,上一上价值,说一点或许是情感或思考延申的,有一些常用的语句是:“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是想表现什么什么,但我会说,它其实是……”


△毒舌电影的影视解说作品


这种生产爆款的模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影视解说博主批量复制。对于一个新账号来说,做视频像是做实验,看哪一种题材、哪一部作品、哪一种解说形式能够有幸撬开流量的大门,对于一个运营期账号来说,确定深耕领域、题材,快速复制成功模式。影视解说账号的培训机构、MCN机构也在应运而生。总之。一切产量,都是为了流量。


流量变现之道


影视解说视频的本质还是基于流量变现,其收入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平台补贴收益。短视频内容支持在全网多平台的投稿,B站、微视、西瓜视频、快手等部分内容平台会根据流量给予作者补贴。比如,在抖音、西瓜、头条平台视频播放量上万,单价在30-60块钱,B站则主要根据点赞、收藏、转发等互动量进行补贴结算。


△知乎博主大大白分享自己通过影视解说获得的收益,图源知乎


第二,广告收益。头部的流量主可以通过商务合作获得广告收益,常见的广告主有影视类广告主新剧宣发、游戏类广告主新游戏上线、电商类广告主大型促销等软文广告投放需求,具体根据不同的投放效果结算;


第三,其他私域广告收益。头部的流量主也可以通过直播、朋友圈/公众号等个人广告渠道、或贩卖影视相关产品(书、影视碟片)获得收入;


一切流量变现的基础都基于账号的流量量级。而基于内容生产的变现模式,如知识付费则难以实现。


争议声下的影视解说视频
 “速食电影”的诟病


不少账号涨关注、博眼球的需求加剧了内容的野蛮生长,使得短视频平台上充斥着大量劣质的内容:断章取义的内容配上虎头蛇尾的叙事使得观看体验感极差,甚至专门使用一些打擦边球的镜头和语言哗众取宠。这些劣质的内容既不是流量增长的长远之计,也不符合主流内容的发展趋势。


短视频短、平、快的分发方式也极大地影响了观看的深度。也许看完了多个影视解说,依旧不知道“小帅”和“小美”们在影视作品中的名字,这使我们不禁思考,当我们在看影视解说时,我们究竟在看什么?观看影视解说到底是在节约我们观看的时间还是在浪费时间?


影视解说强调脸谱化的人物、强调跌宕的情节,有学者将这种简化的电影内容称之为“速食电影”,然而影视作品并不仅仅只有这些,人物情绪、画面色彩、服化道、蒙太奇都是一部电影打动我们的重要因素,故事背后的时代、人物逻辑、思考过程也同样迷人,而这些细节也往往是被影视解说所忽略的。


△木鱼木心《红楼梦》影视解说


B站UP主木鱼水心用“几许光影体味人生,一段故事温暖人心”作为影视解说的开篇。在他的视频作品中,影视解说更多了一重影视批评的意味,从剧情、镜头、拍摄手法等角度解构影视作品。他在个人介绍中写“影评某种程度上,是让这部作品,不那么孤独的东西”,评论区网友也在热烈讨论人物性格、剧情发展逻辑,成为影视剧爱好者的聚集地,这证明优秀的影视解说能为影视作品本身锦上添花。相反,单纯的内容的搬运和加工不仅无法带来价值感,甚至还会出现严重的版权纠纷。


永远的悬顶之剑:版权问题


在2018年《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的通知》中,明示了各类影视类短视频节目存在侵权及违规的风险。此前也有影视解说博主谷阿莫遭到电影《哆啦A梦》《脑浆炸裂少女》《近距离恋爱》和韩剧《W两个世界》剧方指控违反了著作权法,热门影视解说类脱口秀《阅后即瞎》因相关原因而下架。版权问题是影视解说类视频永远绕不开的问题,涉及平台、内容制作者、影视剧制作方和观众多方利益冲突。


从著作权的角度来看,影视解说类视频可以分为两个重要部分:第一部分是解说内容,第二部分是视频画面。


解说内容的版权争议主要是不同影视解说账号之间的矛盾。短视频领域内容的抄袭、洗稿在内容制作愈发凸显,甚至有不少影视解说的速成教程里正堂而皇之地教授如何“天下文章一大抄”,这些影视解说的素材、文案在淘宝上花几十元就可以轻松买到,因此也难怪对于热度影视作品的解说也愈加同质化。


△淘宝上的影视解说素材

视频画面的版权争议主要是影视解说账号同影视剧制作方之间的矛盾。影视解说类短片是否符合合理使用范畴,对原影视作品的剪辑、传播是否构成著作权法侵权也一直是争议的内容。2021年曾有73家影视机构发布联合声明,呼吁集体抵制短视频侵权,热闹过后却依旧没有影响影视解说类视频在短视频平台的泛滥。让影视剧制作方更为担忧的是,对影视剧内容简单粗暴的吐槽很可能对原本不了解剧情的观众产生误导,失去潜在观众。尤其是在影片上映前、剧集上线前就已经有不少影视解说内容在平台广泛传播、剧透,影响片方利益。


结语

影视解说是打发零碎时间的速食,是捕捉热点影视资讯的工具,也是短视频内容创作者的生意。我们没有能力扭转短视频平台“流量为王”的逻辑,但始终呼唤原创、优质、有思考力的内容回归。我们没有权力剥夺拒绝速食的即时满足感,但也希望它成为更多人发现经典好片、认识电影价值的桥梁。


参考资料:

差评君:《一个MCN就有9.8亿粉?!电影解说是怎么变成流水线的?》,B站视频,2022年7月29日

唐青秋:《浅谈谷阿莫“速食电影”的观影模式》,《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第1期

政小龙:《大家为什么戒不掉“影视解说”?》,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2020年7月

胡果冻:《为什么人人都爱看电影解说?》,互联网指北,2022年2月




 话题互动 您对影视解说有何看法?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加入私密社区 
 推荐阅读 
 主题阅读 

10分钟电影解说的背后,是100分焦虑的你

☉70家影视公司+500多艺人维权,短视频版权何去何从?

☉一年做了12条视频,却被下架16条,影视剪辑号凛冬


 推荐收听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请给张瑜打赏,您的打赏,平台都会给到作者个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